出版社:山東美術出版社有限公司
作者:張道一 主編
版本:
ISBN:
頁數(shù)/字數(shù):
出版時間:
作品簡介:
【內容簡介】
中國傳統(tǒng)圖案是中國傳統(tǒng)藝術中頗具代表性的造型藝術,它的發(fā)展演變經歷了漫長而復雜的歷史進程,從新石器時代創(chuàng)始,歷史長達8000年,其題材廣泛,構成多樣。中國傳統(tǒng)圖案在幾千年的發(fā)展演變中,凝聚了鮮明的民族特征和文化內涵,從遺存的各類裝飾器物可以看出人類社會發(fā)展由低到高的循序漸進的過程。這些圖案不僅具有獨特的裝飾效果,也是古代社會政治、經濟、道德、倫理的反映。可以說是民族文化的視覺符號,是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精髓。
本書計6卷12冊, 40余萬字,3萬余圖,是對中國古代圖案的一次全面的總結和陳列。該叢書歷史跨度大,內容廣博,是對八千年中國圖案藝術的一次全面的總結、研究與呈現(xiàn),構成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圖案藝術發(fā)展蔚為壯觀的全景式畫面。該書編纂歷時十年,手繪描摹了3 萬余幅圖案作品,圖案采集的范圍囊括了陶瓷、青銅器、玉器、漆器、織繡、石刻、牙骨器、金銀器和建筑裝飾等,將歷代圖案精品匯集整理成冊,是張道一先生畢生對中國圖案藝術研究的集大成之作,也是研究中國圖案發(fā)展的版本之一。
【作者簡介】
張道一教授是我國著名的工藝美術史論家、民藝學家、教育家、圖案學家,我國當代藝術學學科的主要創(chuàng)始人,東南大學藝術學系創(chuàng)始人。張道一的研究涉獵范圍很廣,尤其重視民間美術的研究,注重聯(lián)系社會人文、民風民俗、生產生活,綜合分析藝術的紛繁現(xiàn)象,提出了文化由一元向多元發(fā)展的藝術發(fā)展規(guī)律。他早年師從于陳之佛先生學習圖案和工藝美術史,多年浸淫于中國傳統(tǒng)圖案及工藝美術的整理和研究,成就斐然。現(xiàn)為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民間藝術家評委,全國博士后委員會專家組成員,中國工藝美術學會藝術指導、民間工藝委員會副主任,江蘇美學會名譽會長,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名譽院長。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。主要著作有《張道一文集》《美術長短錄》《造物的藝術論》《心靈之扉——張道一論藝術》《中國民間美術》《麒麟送子考析》《中國民間剪紙——介紹與賞析》《中國女紅——母親的藝術》《夾纈》《美哉漢字》《燕尾裁春》《惠山泥人》等。
【編輯推薦】
本叢書為修訂版,其初版印行于 1993 年—1994 年,囊括了當時國內關于圖案的全面性資料,填補了中國圖案系統(tǒng)性整理和研究的空白。歷經 28 年,不論是藝術設計家,還是研究傳統(tǒng)文化的學者,反響很好,影響較大。當下讀者求書者多,沒有供應。現(xiàn)經研究決定,仍由原主編和出版社進行修訂再版。書中的線描圖是本書作者、我國工藝美術史專家張道一先生傾畢生精力積累的,更難能可貴的是年近九十的張道一先生為這次修訂增加了120張親手繪制的新圖。可以說本套叢書是目前中國古代圖案全面的大型出版物,共收集圖片 3 萬余幅,既是一部研究中國古代圖案的學術著作、歷史全書,同時又可作為美術設計工作者的專業(yè)工具書,兼具資料價值和收藏價值。